一千零一宿2020-12-30 06:54:11
一千零一宿 X 寂照庵
現在不騙你去養貓養狗了,竟然要騙你去當尼姑!
想當初“佛系青年”、“佛系生活”風靡一時
大家都隨緣出家了嗎
如果沒有,小千推薦
一座最近走紅全網的尼姑庵
被稱為“中國最美尼姑庵”、“中國最文藝尼姑庵”
它就是位于云南大理蒼山上的寂照庵
寂照庵坐落在蒼山的圣映峰
沿著狹窄的山路蜿蜒而行
穿過遮天蔽日的古樹林
就能抵達
“感而遂通,寂靜照鑒”
這是它名字的由來
古剎掩映在幽靜的參天山林中
佛堂常年浸潤在大理溫暖的陽光里
“寂照”這兩個字
形容這里再恰當不過
雖然是尼姑庵
但沒有一般廟宇的肅穆和香火繚繞
有的只是花香四溢
這就是所謂的: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大理陽光充分到讓你懷疑人生
因此極其適合萬物的生長
加上精心打理
寂照庵每一個角落都布滿了花草
這里簡直是多肉的天堂!
也許只有在這種仙氣里
軟萌的植物才能無憂無慮生長吧
茁壯的樣子治愈著每一顆疲憊的心
庵里的多肉品種多到數不過來
住持妙慧法師說
這是因為前來的施主們都喜歡和她交換
所以種類越來越多
洱海中常年飄著的的木船
飄飄蕩蕩靠了岸
卻又在這里煥發了新生
滿載一整片春天
即使是在無人問津的石縫里
一樣綻放的驕傲,所謂:
生當如夏花絢爛
不僅有植物
還有水里流連的魚兒
玩耍的貓咪和松鼠
欣賞了繁花
善男信女也不忘去被花香籠罩的佛堂
雙手合十,虔誠一拜
寺廟都喜香火旺盛
可寂照庵卻推崇以花禮佛
并不鼓勵大量的燒香
住持妙慧法師是這樣解釋的
“佛不缺你一炷香
佛要的是一顆向善的心
有這個念想就很好?!?/span>
說這話的妙慧法師
慈眉善目,語調輕柔
正是她多年前發愿
才把原本破爛不堪的寂照庵
用心打造成如今可供人休憩的一方凈土
妙慧法師8歲出家
起初是在山下的通感寺
照顧一位94歲的比丘尼
1982年寂照庵恢復
她和其他比丘尼一起修建佛像
1989年,她出任寂照庵住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妙慧法師凌晨4點起床做早課
早餐后下山買菜
下午4點做晚課
晚上9點半就寢
晨鐘暮鼓,青燈古佛相伴
這種生活妙慧法師堅持了四十年
妙慧法師從小就喜歡花
寂照庵后面有兩座大棚
種植了很多花草
一個以多肉為主,一個以鮮花為主
寂照庵的茶室廳堂也充滿格調
有花、有瓶瓶罐罐、書畫禪語
一點都不嚴肅,充滿女性本來的柔
你可以來一盞清茶
押100元現金就能領到茶葉、茶杯
用完洗凈還回去
押金便可退還,隨喜即可
閉目思悟,悠然自得
也可以在這里一邊品茗
一邊聽師父講講禪
寂照庵的齋飯很是美味
沒有特別配方
都是最質樸的做法和味道
不外請廚師
食材都是法師親自下山去買
挑選農戶自家栽種的時令蔬菜
以至于有人問法師:“你這一生去哪里最多?”
師父笑笑回答:“去菜市場最多?!?/span>
滿滿一大碗
素菜有當地的土豆、豆芽、茶樹菇等7種之多
小菜也有花生米、豆腐、蘿卜干
主食有米飯、餌塊、饅頭
還有甜點南瓜和核桃糕
排隊自助
七到八個菜品
每人根據自己的食量大小而取
打的飯菜必須吃完
不然要受到懲戒
靜跪一柱佛香的時間(大概2小時)
義工和庵里的師父們一起磨豆漿
砸糍粑,每逢初一十五
免費供應的時候
排隊的人能從飯堂排到山門
有放生的人來到庵里
妙慧師父就勸他們:
“放生不如吃頓齋,
同樣是在減少殺生,修功德呀?!?/span>
其實寂照庵以前很是破敗
有一年大風大雨還把房頂刮掉了
房子是妙慧和比丘尼們一起
用山上撿來的石頭
和去山下百姓家化來的舊木材
慢慢建成的
直到遇見了有緣的迷路人
名叫高魯東
運動員出身的高魯東
三十多年前是中國皮劃艇國家隊運動員
參加過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后來成為國家隊教練
職業巔峰時他突然從體制內辭職
放棄已然在手的名譽地位?
只留下一句
“世界那么大,我還有許多東西想玩”
年近不惑的他
就這樣半路出家做起了建筑設計師
然而他并未學過建筑設計
從小練習書法的他
就憑借對漢字間架結構的理解開始了摸索
從此無關名利,只為自由與熱愛
他帶著妻子和建筑夢想
從杭州出發開始了一場漫游式的旅行
2012年秋天夫妻二人爬山迷了路
無意間走進了少有人來的“寂照庵”
看到這里一片破落的景象?
癡迷建筑的高魯東便介紹自己可以設計修繕
留下了聯系方式
還說以后若需要幫忙就來找他
老舊的廟宇房舍
終于還是沒能抵住大理冬天的大風
?那一夜風雨大作,屋頂被徹底掀開
不得不籌劃重建的妙慧法師
聯系了那對曾經爬山迷了路的夫妻
妙慧法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改造的預算是只有積蓄5000元
可用的材料只有山上山下的破石舊木
即使這樣,高魯東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再次回到這里的高魯東帶著十分的用心
?庭院、佛堂,他坐看樹木天光
想著這樣一個清幽的修禪之所
該怎樣改造才能舒適方便卻不失禪心
對待建筑設計, 高魯東認為
“最高的設計就是看不到設計的痕跡”
“一個建筑在那里
要讓人感覺它本來就在那里的
是有生命力的”
既然寂照庵在山中
修建起來不妨舊物利用、就地取材
義工是妙慧法師從山下村民中請來的
拆舊物時留下的石頭直接拿來砌起了新墻
居士贈送的舊木板稍加打磨就成了茶室的木桌
家里鋪床的布單洗凈后縫制出蒲團的新衣
?只有兩把椅子是買的,加起來也就百八十塊
在這次改造中
巨大的玻璃窗大概是最大的改變與開銷了
不同于許多寺廟給人的一派肅穆氣氛
這樣的設計使得寂照庵的每一個角落
都充滿了陽光
室內添置了一些簡單耐用的家具
每次有了一點錢,都完善一處地方
就這樣不緊不慢用了兩年多時間
寂照庵終于改建完成
完成這樣的一番建筑設計
對于高魯東來說
就如同寫就一幅行書那樣揮灑自如
他望著一面潔白的墻壁,覺得太空了一些
就拿起一個小掃把,飽蘸濃墨
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禪”字
經過這番改建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寂照庵
?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之前一年到此的人數加起來
都沒有現在一天的多
有很多都是女性
來了一坐就是一天
有花有畫有禪有茶
舒服、寫意
讓人就想這么一直呆在這里
去年5月
韓紅也曾慕名而來
與妙慧法師暢聊之余
留下了“寂照佛光,紫煙生慧”的墨跡
來過的人說:
在這里受到很多感染
禮儀、勞作、節約、樸素
以及傳統生活的種種細節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人與自然的關系
包括社會上流行的“生活美學
一些父母也帶著孩子來
不為宗教佛法
只是想讓孩子學會溫柔
哪怕只是知道吃飯不該浪費
說話要輕聲細語
對人要有禮貌就很好了
在小小的庵堂里
這些知識都真實不浮夸地存在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一碗素齋,一盞清茶
這就是寂照庵
寂照庵路線tips:
1、大理市內乘坐四路車到感通寺,可包車到感通索道。不坐索道,沿著游客路線登山,大約上升300米可到。
2、南門游客中心8:30每30分鐘一班直通車到感通寺停車場,26元往返,返程最后一趟是17:30。
圖片、文字內容整理來自網絡
小千互動time:
我佛慈悲!小千曾經被某寺廟里的僧人說過“有佛像”,硬是要拉小千皈依佛門
大家去過哪些寺廟,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最近有點想出家的小千等你們的答案~
?小 千 福 利?
相信你們還是更想去看看世界吧
小千為你尋找全球最美民宿和酒店
掃碼添加小千微信
拿試睡第一手消息
進群與民宿大咖、旅行達人直接交流
↓↓↓↓↓
悄悄告訴你
群內每周都有免費住活動哦!
??如果對紅塵還有依戀,不如和我們一起改變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