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視聽2020-12-29 07:22:41
洋糕,又稱米洋糕,作為浙東地區甬臺兩市的傳統民間小吃,在過去一直是民間糕點中的佳品。今天,我們的記者將帶領大家走進一對年過六旬夫婦的洋糕生活,細細品味他們那不舍的兒時情懷,又是如何為傳統的洋糕手藝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海游街道馬湖前郭村,這座飽含時代烙印的老房子下面,隱藏著一個干凈、整潔的洋糕制作工坊。一大早,作坊的主人李美根與應曉霞,又跟平時一樣,開始為頭天已經接下來的洋糕訂單而忙碌。 李美根:這個是根據我們以前的傳統工藝新做,通過水磨后的粉就特別的細膩,糕發出來松軟。 應曉霞:放點酒釀,米糕里就有點酒香味,吃起來口感就更加好一點,有種回味的感覺。 經攪拌好的米糊被裝桶單獨放置在一個房間里,調上一個相對適合的溫度,接下去就是6個小時左右的慢慢發酵過程。 應曉霞說,在她的兒時記憶里,軟糯香甜的洋糕一直都是自己的最愛。她的母親是位傳統的洋糕制作手藝人,每逢民俗節日或是嫁娶,洋糕就成了飯桌上的一道必需品。成家后的應曉霞與丈夫一起去了上海創業。洋糕,這個充滿“家”的味道的食品,就成了她思鄉時的寄托。 回到家鄉后,夫妻倆琢磨著在洋糕上做文章。憑著對母親傳統手藝的記憶,夫妻倆一點一點開始摸索,并逐步逐步地改進洋糕制作技藝。 憑著對傳統味道孜孜不倦的傳承精神,再加上積極樂觀的創新思維,李美根、應曉霞夫妻倆的洋糕生意是越做越大。不僅在本地已被多數人熟知,還通過微信銷售等方式打開了更大的市場空間,現在夫妻倆制作的洋糕已經進入了上海多家高檔小區,成為了不少上海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鳴謝微信贊助商